第477期雜誌
近期內容
熱門文章
目錄導覽
老包專欄
- 麻辣的廣告片
- 阿扁上電視麻辣演出,當然早就評估過支持者會出現的反應,但反應愈強烈,他想要推銷的國代選舉愈可能受到重視。也許這是孔明「草船借箭」翻版,但以身試箭的代價未免太高。
封面故事
- 連王馬暗較勁 宋浮沉陷窘境
- 連戰訪中後聲望大漲,但如續任黨魁將有違黨內世代交替趨勢,王馬各出奇招、捉對廝殺不手軟;宋楚瑜的路則愈走愈窄,落得藍的回不去、綠的靠不攏的結局。
- 扁轟重砲 李登輝不起舞
- 面對陳水扁公開透過電視專訪以尖酸語氣的批評和抱怨,李登輝以冷靜、理智回應,並拒絕上電視進行口水戰,為扁李關係預留了轉圜空間。
- 選戰定調「台灣VS.中國」
- 中國熱越演越烈,加上府院黨不同調,政黨支持度直直落,扁蘇關係又傳緊張,選前一周因而緊急調整選戰主調。
- 國代選情冷清清 朝野政黨總動員
- 選情始終冷清的任務型國代選舉,在倒數計時的最後衝刺階段,各黨加緊動員,期望能將理念清楚傳達給選民。
- 【媒體萬箭穿心】阿扁「草船借箭」 強推國代選舉
- 阿扁以自己為標靶,透過電子媒體專訪的爆料、還擊,將引來一些「箭」轉化為動能,強力推銷任務型國代選舉,達成聚焦國會改革和憲政改革的預期效應。
國際瞭望
- 葉門 文明古老 國家年輕
- 葉門雖有一千多公里景色優美的海岸線、天然觀光資源也豐富;可惜政情不穩定,加上基礎建設落後,致使國際觀光客裹足不前。
- 美韓關係緊張 中國未必漁翁得利
- 從高句麗事件之嚴重,可以預料現在韓國激烈反日反美,是基於重視國家尊嚴的民族性,對中國也會很快就出現類似情形。
特別企劃
大運動場
- 高英傑 王建民的手護神
- 念北體時,高英傑悉心指導,王建民有了脫胎換骨的表現;在紐約想轉隊時,因高英傑的安撫,王建民終於登上大聯盟完成自己的心願。
藝文搶鮮報
財經線上
- 南科有夢 挑戰全球第一光電產業
- 在一片中國投資熱中,國內、外仍有許多著名大廠選擇在台灣南科布局、建廠,南科在吸取竹科成熟經驗下,成為台灣島上的一顆明日之星。
- 證所稅瞄準法人 租稅公平邁大步
- 曾巨威指出,財政部這項政策一旦上路,預估實際受到影響的企業並不多,市場不該動輒拿股市穩定性,當成大帽子來亂扣,如果樣樣都不行,那財政稅負所有改革都不用做了。
- 葉進泰 台灣儲存媒體先鋒
- 從五○年代的洋乾漆唱片到尖端科技的DVD,葉進泰不但讓全球影音愛好者有機會使用高品質光碟,也在台灣的「儲存媒體」史上,扮演重要角色。
政壇話題
- 老K推動客機常態直航 正中老共統戰下懷
- 中國開放香港「自由行」,雖然帶動整體香港經濟,但旅遊水準、服務品質下降,反而排擠其他歐美和日本觀光客,值得台灣借鏡。
- 吳清基可能捲土重來 蘇煥智端出政績迎戰
- 這次百里侯的戰局,台南縣將成為國民黨反攻總統故鄉的一大指標。陳水扁能不能再造魅力,替蘇煥智加強光環,值得觀察。
- 預算被刪 台博會恐面臨停辦
- 國民黨立院黨團認為台博會應在國際展覽局架構下舉辦,才能發揮效能。謝揆也表示,最好的情況是辦得很成功,其次是不辦,最差的就是匆匆忙忙辦了,但結果是弊端叢生。
- 二次金改路 崎嶇又有荊棘
- 公營行庫合併,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工會的反彈與公營行庫內部董監事的權位分配,所以難度遠比一次金改的農漁會來的複雜。
- 中國釋利多 台商與外資金金看
- 台商認為兩岸關係已有緩和跡象,樂見未來赴對岸投資將更方便、獲利更多。外資也在MSCI調高台股權重的因素下,重燃對台灣股市的信心。
- 台灣很重要 不能被中國熱蒸發掉
- 美國商周認為台灣與中國一旦發生戰爭,對於美商將是大災難,因為無法尋求第二個代工供應來源,一旦台灣代工發生阻礙,對於世界高科技產業的打擊,就如同「原爆」!
文化視窗
- 逐鹿者被驅逐 邵族命運乖舛
- 歷經漢人進駐、日人開發和政府的不當管理,使得邵族被迫遷移;如果無法發揮原住民的群聚性,邵族的文化、語言恐將消失殆盡。
- 神秘祭典搬上舞台 原舞者舞出掌聲
- 每齣舞碼代表一個民族、一個祭典,faidaw.fangud想把台灣原住民族較值得保留的文化特色保留下來,往往要花費長時間深入部落,整理式微中的原住民傳統歌舞。
- 陰陽海上的小燈塔
- 豬舍變民宿 鄉村旅館湖美茵
- 湖美茵從豬舍變身民宿的過程,起因於旅居在外的宗親,過年回來擠宿很不方便,因此將部分豬舍改建成房間,幾經轉變擴充成民宿園區。
- 無米樂顏蘭權 莊益增田蜜紀錄
- 導演顏蘭權與莊益增總共花三十個月時間,貼身紀錄老農民們認分且無怨的生活。影片播映後,不但片中的「主角」哭了,連觀眾都感動得掉眼淚。
- 台中、豐原火車站 慶祝設站百週年
- 為了迎接火車站設站百週年,台中縣、市政府自四月起規劃了一系列的慶祝活動,邀請民眾一起參與,共同來慶祝火車通車百週年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 紀念北頭洋原味 阿立祖文化祭登場
- 西拉雅族很注重「三向」的「禮數」,祭祀用的檳榔、米酒、粽子稱為三向,三向同時是族人拜阿立祖特有的儀式,走標︱長途賽跑,則講求循線互相追逐的走向。
- 竹炭纖維 紡織業新寵兒
- 業者融合奈米的微化技術於粉化的製程,提升了台灣竹炭紡織品的品質與功效,不但符合消費者崇尚自然且多功能產品的趨勢,也讓產品站上世界舞台。
新台灣書房
影音一片天
名家專欄
- 自我放逐的哀樂
- 林鷺的紀遊詩集中,描述台灣人、台灣神像也有類似蒲公英般的命運,自我放逐在地球的另一半,獨唱「黃昏的故鄉」哀樂,讀來讓人心酸。
- 誰怕「中國瘋」?
- 台灣人民在民主的洗禮之下,對於中國所祭出政治與經濟籠絡手段,不但具有免疫力而且還練就金剛不壞之身。面對這小小的「中國瘋」,又何懼之有!
- 另類選舉
- 選黨不選人的任務型國代選舉註定已是一場價值錯亂的選舉,法律體制也會出現矛盾,「橡皮圖章」所通過的修憲案,恐不免引發一番憲政爭議。
- 台聯的未來走向
- 台灣各縣市的縣市議會及鄉鎮市是台聯推動制憲正名草根組織及運動的大本營,所以今年底將是攸關台聯未來發展的扎根大選。
電癮隨筆
世界詩的散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