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腳病之父王金河 行醫故事動人心弦
莊金國
2007/08/23 第596期
「烏腳病之父」王金河,以疼心、感心、耐心、恆心及信心為理念,既解除患者生理與心理上的痛苦,又體恤貧苦患者,常免費為住院的烏腳病人準備三餐,夫婦倆因而被尊稱為烏腳病患之父母。

台南縣鹽分地帶特具濃厚的人文氣息,歷代孕育傑出的文藝作家,創作一篇篇富于鹽鄉風情的感人作品。早年喝當地井水維生的居民,卻有不少人罹患俗稱「烏礁蛇」的血管疾病,症狀大多出現於腳部,乾性的會硬化像木炭,濕性的腫脹皮破發出惡臭味,病情嚴重時必須截肢,因此稱為烏腳病。


烏腳病  嚴重需截肢


在北門鄉街開設診所的王金河醫師,一九四一年自日本東京醫專畢業後,曾在太久保醫院外科服務兩年,因母親病危,在太平洋戰火中趕回鄉照顧,自此留在家鄉開業,以自己的名字取名金河診所。


戰前,王金河就曾治療過烏腳病患,戰後烏腳病流行地區在嘉南沿海一帶,最多的地方是台南縣北門鄉、學甲鎮及嘉義縣布袋鎮、義竹鄉。由於金河診所位於這四鄉鎮的中心地帶,加上王金河兼諳內外科醫療,醫生娘毛碧梅又體恤貧苦患者,常免費為住院的烏腳病人準備三餐,夫婦倆因而被尊稱為烏腳病患之父母。


烏腳病的學名為壞疽或脫疽,早在一九二○年即在台灣沿海地區出現,嘉南沿海流行於一九五○至六○年代,尤其一九五六年後那幾年的病例增多,引起衛生當局和醫學界的重視。


台灣首篇有關烏腳病的臨床研究文獻,一九五四年由高聰明、高上榮兩位學者醫師,以「特發性脫疽」之名發表於台灣醫學會期刊上。這篇研究報告指出,特發性脫疽屬於血管疾病,係由末梢動脈血管硬化造成的,並非傳染所致。發病時,有閃電式,也有緩慢形成,初期患者的腳趾或手指會有冷、麻、癢、蒼白、紫紅、易疲、觸痛、壓痛、熱感及間歇跛行等症狀。進入疼痛期,雖有急緩之分,但都帶有激烈的痛楚。最可怕的是惡化到壞疽期,就會面臨截肢否則脫落致死的命運。準此以觀,特發性脫疽不僅是烏腳病,也是烏手病,患者切除腳部或手部,甚至手腳均予以切除。


除病痛  身心都兼顧


感染脫疽、壞疽的病源,來自地下水源中的砷素毒性物質。含砷量高的鹽分地帶深井水,屬於淡水,居民誤以為無鹹味可以放心飲用,還當做神水看待,因為水質清涼又甘醇。深井水的口感好過淺井水,含砷量也高過淺井水,成為罹患烏腳病的禍害之源。至於井水何以含有砷素及其它有毒物質,可能與地層遭海水鹽分滲透沉積物,引發多重質變產生毒性有關。


王金河說,醫護烏腳病人,他以疼心、感心、耐心、恆心及信心,與病人互相勉勵。要杜絕這種難纏的疾病再發生,必須家家戶戶都有自來水,取代井水飲用,才是治本之道,治病僅為治標工作。以前家計貧困者沒錢裝設自來水管,喝不起自來水,最容易罹病。部分迷信的病人,自認前世作孽,今生遭報應,才會生這種見不得人的病,在痛不欲生之下尋短了結生命。他長期與之接觸,深深體會病人的內心世界,既要解除其生理的痛苦,也得善加開導,避免自殺事件頻傳的悲劇,刺激住院療養的病人心理。


大醫王  故事永流傳 


同樣喝含有砷素的井水,有人致病,有人卻平安無事。在這種情況下,病人在家人心目中變成累贅,病發劇痛哀嚎不斷,擾人安寧,連鄰居也避之惟恐不及。截肢後得以存活,卻已無法像過去那樣做原來的工作,不管個人和家庭,過得更加困苦。


醫師娘毛碧梅為此在診所成立手工藝之家,讓烏腳病人出院後,能做些手工藝賺點錢補貼家用,不再被視為坐著等死的「無路用人」。毛碧梅經常面帶笑容,對病人和善親切,她與王金河一起廝守診所達四十九年,最後十年,自己也因罹患糖尿病截肢,王醫師兼顧病人與愛妻,趁空還與子女陪著妻子出國旅遊,感謝她併肩協助許多病患度過重重難關的辛勞。


這對為醫療奉獻一生的夫妻,育有九名子女。毛碧梅已於十年前辭世,她的姊姊毛雪芬走得更早,因嫁給鹽分地帶醫生作家吳新榮,雪芬之名在吳新榮情深意切的追念文章中,讀之令人動容。姊妹盡善職責,成為兩位名醫最得力的助手。


王金河自我調侃說,他不像「同門」的吳醫師那樣會寫浪漫感性的文章,但對牽手的情與義,相信在老伴臨終之前,必能感受在心,無所遺憾地瞑目。


毛碧梅過世之後,王金河打起精神繼續開業一年,自認年歲已高,且嘉南沿海在自來水管線帶來烏山頭水庫的淨水之後,不再傳出新的烏腳病例,政府對相關病源防治也有健全的配套措施,金河診所遂於一九九六年宣告結束,他也離開北門,到台北與女兒、女婿同住。


王金河長期照護烏腳病患的故事,曾由鹽分地帶小說家黃崇雄寫成中篇小說〈烏腳病房〉,並改編電影劇本【一隻鳥仔哮啾啾】,拍成影片,獲得一九八八年金馬獎觀眾票選第一名、亞太影展最佳影片。

台灣烏腳病 醫療紀念館

台南縣長蘇煥智出身鹽分地帶,對閒置的這座老舊金河診所,認為可再生利用,徵求王金河醫師同意捐出房舍,重新修建改制「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嶄新的紀念館,維持金河診所的日式建築原貌。

金河診所的手術室是長方形隔間,一張白色長桌充當手術檯,另備擺放藥劑瓶罐的木製玻璃櫃、消毒器具和洗手檯,是早期典型的診所附設手術設備。隔壁為藥房,另有一座細層木櫃,放置許多泛黃的病歷表。

診所中央的醫師診療室,改成歷史影像展覽室,備有候診座椅,可坐下來拿起電話聽筒,仔細聆聽病患、護士的口述見證。還有一張張大小不一、模糊、清晰的患者照片,失手、缺腳的畫面,呆滯、悽苦的表情,帶你體驗台灣曾被忽略的貧瘠海邊土地上,曾經有過這麼一段悲慘人寰真實故事。

十分鐘的紀念館導覽影片,序曲題名〈烏腳病與王金河醫師〉,是一首獻給王醫師的詩歌。(莊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