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太古時代,天上有兩個太陽,其中一個比現在的太陽還要大很多,兩個太陽輪流出沒,沒有晝夜之分,因此天氣非常酷熱,草木枯死、河水乾涸、農作物無法生長,使得人民的生活實在困苦萬分,泰雅族族人便研議要射下一個太陽,於是有三名英勇的勇士自願前往,各人並背負一嬰孩一同出發。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距離太陽之處尚遠,而三名勇士都變成衰弱的老人,嬰孩們卻都長大了,老人們相繼死去,而成長的嬰兒繼續前進,最終射殺了一個太陽;從那時候起,再沒有兩個太陽,而有晝夜之分,我們在夜裡看到的月亮,便是被射死太陽的屍體。」
漢人邱若龍 原住民通
這是泰雅族的神話故事「射日傳說」,如果透過數位化和資料庫的新科技利器,將神話故事搬上大銀幕將會是什麼情景?這項創舉由甲馬創意公司邀集原住民漫畫家邱若龍進行動畫人物的繪製與美術指導,為求忠實呈現原住民族文化的風格,特別邀請國際知名作曲家劉學軒協助配樂、從事泰雅語教育多年的里慕伊‧阿紀及其團隊錄製泰雅族神話故事「射日傳說」的泰雅語旁白。不只是泰雅族的「射日傳說」、還有阿美族的「女人國傳說」、布農族「變成鳥的小孩」等十族神話傳說,都會有一系列化身為一百分鐘的動畫卡通。
從《霧社事件》的漫畫開始,到【風中緋櫻】電視劇的拍攝,邱若龍以專業的美術素養擔任起美術指導的工作,喜歡嘗試各種表現形式的邱若龍,這一次再以卡通動畫的形式呈現原住民神話故事。漢人血統的邱若龍著迷於原住民的歷史,變成一個原住民通,他說這都是興趣使然,呈現在他的漫畫作品上,邱若龍依憑實事求是的精神,任何的枝微末節他也都不馬虎。
題材與元件 本土味濃
不同於主流市場偏向日本式的漫畫風格,邱若龍的漫畫作品則傾向寫實畫作,故事題材來自歷史事件,就像他繪製《霧社事件》般,既然要畫就要畫得真實、要畫得有深度。但他深感台灣漫畫市場被日本漫畫侵占,即便是漫畫家也好、出版社也罷,風格似乎永遠只有一種,顯見日本漫畫對台灣讀者的影響已根深柢固,甚至影響到本土風漫畫的發展,走不出自我風格就只能跟隨他人的腳步,邱若龍感嘆的說,台灣的漫畫家沒有自覺。
為了畫心中的漫畫不知來回跑了部落多少次,邱若龍被其他漫畫家視為異類,但他認為,畫漫畫不是只為了要炫耀自己會畫漫畫,他是以一個創作者的心態,就像他參與原住民動畫元件的製作,邱若龍說,小時候看到的動畫卡通不是無敵鐵金剛、小叮噹就是白雪公主,這些卡通清一色都是舶來品,未曾有本土動畫的記憶,這次有機會把台灣的故事躍上動畫的舞台,讓台灣動畫也能在小朋友的心裡留下一道印記,邱若龍直說很高興。
母語配音員 人才難覓
眼看原住民動畫元件即將有所成,邱若龍談到動畫人物繪製的歷程,為了讓原住民動畫更有賣相、有更多人能認同接受,原本以寫實取勝的邱若龍畫風一轉,這套動畫裡的兒童造型超有人氣,大大的眼珠活靈活現,穿著傳統服飾,俏皮的模樣可愛極了;而成人造型的部分卡通化中亦不失寫實面容,原住民勇士的自信與堅定從眼神中散發流露,五官輪廓也較為立體。
卡通人物的繪製不只面相要能吸引觀眾的目光,各族的服飾、語言都要進行考究,由於這不是一部憑空想像的普通的動畫,因此,邱若龍很重視動畫整體品質,要在教育的功能上萬無一失,目前幾乎十族的漫畫草圖邱若龍都已完成,但製作至今,令人苦惱的是這套以各原住民族母語發音的卡通不易找到合適的配音人才,僅有泰雅族的故事已完成母語配音的階段。
原住民動畫系列將由較具文學性的原住民族神話故事作前鋒,以資料庫中的三D元件製作每部片長十分鐘左右的原住民神話,後續將再推五十集,每集三十分鐘較有娛樂商業性質的動畫,這套斥資四千萬的原住民動畫元件資料庫預計將於六月底完成建置,可為民間創作動畫降低成本,也有助於原住民文化教育的發揚。
邱若龍斗室 如迷你博物館
走進邱若龍的工作室,室內擺設彷彿置身於日治時代,數十個從中影接收來的日本兵頭盔整齊劃一地排排站在連接大門的廊道,對不好古物的人而言,這些鋼盔宛如堆砌的破銅爛鐵,經過邱若龍一番解說才知其身價不菲,原來一個以一百元價格收購的頭盔,跨過太平洋後,立刻飆漲五十倍,在日本一頂可賣到五、六千元,著實讓人不得不對這些金屬元素肅然起敬。
真人般大的莫那˙魯道模型矗立在玄關,不少曾在【風中緋櫻】一片中出現的道具,幾可亂真的骷髏頭、手工縫製的原住民傳統服飾、全手動的模型槍枝都成為邱若龍工作室的裝飾,愛好古早味的他,小學生上課用的課桌椅、早年放置中藥材的藥櫃都是他眾多收藏之一;而室內約莫四、五坪大的房間裡擠滿了邱若龍自製《霧社事件》漫畫後,相關年代的真品,有百年歷史的泰雅族手工編製藤帽、原住民武士出草用的出草刀,有日本兵穿過的盔甲、裝備,令人懷念的搖轉式電話等,收藏品之多,讓人看了目不轉睛,儼然是進入一間迷你博物館。(張倩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