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到統派媒體以及本土報在塑造的「非蘇即蔡」綠營氛圍,事實上是對手誘引綠營作繭自縛,以僵化路線對戰國共兵團的未戰先敗陷阱,台派綠營千萬不要上當。「非蘇即蔡」的思維為什麼行不通呢?這其實在北二都選舉中已提供了明鑑,在一場情勢看好的戰役中,交出乏善可陳的成績,當然是很嚴厲的警訊。既然如此,為什麼一個已被宣告失敗的「主旋律」(非蘇即蔡,或蘇蔡等於台派綠營的力量總和),仍要繼續彈奏下去?我並不是以選舉勝負論英雄,然而在北二都的提名及競選過程中,蘇欠缺領袖格局、不為大局著想的行事風格,此乃眾人皆知,就不論矣;至於蔡,清新與純真乃其優點,在扁家醜聞爆發後,為瀕臨窒息的民進黨帶來生機,而民進黨在一窮二白的痛若環境中,也願意賦予她更大的主席權力與揮灑空間,但她率爾投入選舉卻使得蘇貞昌所掀起的反黨風暴,無從透過政黨機制解決,而她自己也掉入圈套,等於自曝其短,實在得不償失。
因此,「非蘇即蔡」這個主調基本上是行不通的。親藍的統派媒體當然很樂意為綠營哄抬這個對藍營「不具威脅」的主旋律,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本土報為什麼也會跟著起鬨呢?我想最主要是膚淺與愚蠢,此點我在後面還會談到。不管如何,台派綠營現在有能力擺脫這種主流媒體魔咒,冷靜為自己找到有利的戰鬥主調的,其唯蔡主席所領導的民進黨機制與能量而已;反之,若是被主流媒體牽著鼻子走,「看報治黨」,恐怕凶多吉少。舉例來說,當綠營沉浸在「非蘇即蔡」的辦家家酒氛圍中,國民黨馬政府事實上是感受不到任何威脅的,甚至還有點樂觀其成的樣子,行有餘力還可以多次透過媒體對蘇讚美一下(金溥聰、邱毅似有默契相繼公開肯定,講得像是遇到了「盟友」),至於力推親中的ECFA政策,或是亂沒天良但對選票十足有利的18%復活方案(因為早就掌握綠營也有人領取的罩門)等等,可說對於政權保衛戰成竹在胸;然而當李登輝與謝長廷相繼拋出「台獨派應與維持現狀派合作」,這種政治風向球時,馬陣營就慌了!
馬陣營在各界錯愕中,匆忙換掉素有地下總統之稱的金溥聰,試圖淡化國民黨權貴派色彩,以向傳統國民黨「本土派」交心。這麼快速的動作,當然就是因李、謝站在發起線,已徹底侵蝕馬連任利基,而衍生的危機處理。簡單的說,所謂「或蘇或蔡」的流行話題,老K經過驗證已經毫無所懼,反而有點歡迎了;然而當李、謝出手,而馬政權如何對待王金平等這些國民黨本土派,又是自己心中有數時,這個號稱國共聯手在台無敵的戰艦,事實上就顯出了它的脆弱樣態了。在現實而殘酷的政治角力中,像這種突如其來,把頭號權貴親信金氏請下台的大新聞,是最能解釋「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句話的實例。金溥聰為什麼會匆促下台?那些統派媒體當然都很清楚原因,然而很諷刺的,本土報卻是狀況外,它不僅看不懂門道,甚至還對出手救台派的謝長廷,發出修理動員令,利用報紙言論不分青紅皂白辱罵了好幾天。
謝長廷不想權謀掛帥,因此先提出台灣內部「憲法重疊共識」理論,光明正大拋出台獨派和維持現狀派合作訊息,繼之將「憲法各表」拋向對岸,以取得主導能量,打亂馬政權的ECFA主宰節奏。這套說法拋出去以後,很快的就在「維持現狀派」產生共鳴了,舉例來說,在統派媒體內某個「中間偏藍」的主筆(類似國民黨本土派),就坦承她自己是所謂的「中間選民」,但他們這些人社會面貌比較模糊,她因此很肯定謝長廷為他們畫出較具體的圖像並有較完整論述,來作為信念的基礎……云云,因此她說「中間選民也是可以有熱情的」。換句話說,謝長廷的出招,讓他們這些「不想被藍綠綁架」的人,開始有了參與政治的動能──試問,這樣的動能,不就是綠營目前最急切需要的嗎?
此外,就連馬政府的陸委會主委賴幸媛,也不由得被正派磁場所吸引,向中國表示兩岸關係「以憲法為前提」,而謝長廷說只要提到憲法,就是有效的國家主權表達;一夕之間,在野的政治人物,竟就取得了節奏主導地位!兩強對決時,主導節奏的人,自然就佔了上風。凡此種種,連鎖效應之下,逼得馬英九必須迅速撤換金溥聰。
因此,我對於本土報的不分青紅皂白,不免耿耿於懷。而在本土報胡亂批謝的某一天,我看到了它處理另一則非關政治的新聞,也終於明白原來它真的只是很無可救藥的淺薄──上週日有一場「職撞大賽年度總冠軍賽」,是國內女子職撞史上獎金最高的比賽(一百萬元),眾好手力拼多日,總冠軍得主林沅君出線,理論上這是職業選手人生大事,也是無上光榮,社會應給她掌聲才對,然而本土報在隔天報紙頭版出現的新聞標題與照片,卻不是拿冠軍的林沅君,竟是一個在場邊舉記分牌,身穿青涼服的女郎,而新聞標題則是「職撞大賽獎百萬,舉牌女郎也想拼」!我看到這種無厘頭新聞報導,一方面替辛苦得到職撞年度總冠軍的選手抱屈(地位竟不如一個穿比基尼的舉牌女郎),另一方面則恍然大悟這個大媒體會熱衷「揚蘇貶謝」,原來全出自不識貨、專業素養不足矣。
總之,我希望民進黨的領導人能夠在這種資訊的不對稱亂流中,慎思明辨,採取好的對策迎戰二○一二。像這次該黨中執會決定由主席組成「提名委員會」,再經黨內程序敲定不分區立委名單,而不再陷入什麼民調或黨員投票糾葛中,我就覺得是很好、很適時的「節奏變化」,這使得民進黨在社會議題上,又增加了若干主導空間。但當主席被充分信賴時,相對的,是不是也應拿出相當的經營智慧呢?又一旦自己也要成為參選的當事人,這樣的黨的信賴,是不是又會變質而誤入歧途呢?這些都是要一併思考的。此外,既然馬政權已露出它在「維持現狀派」(或國民黨本土派),得不到充分信賴的罩門(金下台事件),那麼台派綠營還要輕輕放過這個罩門嗎?我想那是不必客氣而應直搗黃龍的。與這個議題相關連的,則是綠營既知自己在媒體區塊的絕對劣勢,就千萬別再依賴什麼明星造勢,這種雞蛋碰石頭思維了(偶像戰是怎麼也拼不過老K權貴派的,這一點綠營一定要有自知之明)。接下來舉足輕重的,恐怕就是地方質變了。只要沒有私心,就能保持敏銳,嗅出氣候變遷的微妙味道。
這一方面,蔡主席還是要多仰賴李謝,才不會錯失良機,也有利再造風雲吧。下次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