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統戰「特使」陳雲林來台,馬政府以不倫不類的元首級規格接待,國民黨及泛藍政客、商界人士則爭破頭,搶著要和這個他們眼中的貴客握手吃飯,其盛況猶如媽祖出巡,藍營信徒跪拜「鑽轎腳」,而台灣社會則付出形同戒嚴的代價,只為了這一齣國共權貴交易戲碼。
飯店內紅藍杯觥交錯,飯店外則布滿鐵絲網與鎮暴警察,以阻擋綠色聲音,肅殺氣息像是回到二十年前戒嚴時代,「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與此同時,司法白色恐怖也指向綠營政治菁英,不僅扁時代親信紛紛落難,綠營地方首長也頻傳遭檢調追殺事件。總之,馬英九執政半年,透過幕後黑手獻策,台灣竟進入一個國共聯歡,但外面肅殺的準鐵幕時代,民主價值備受扭曲。舉例而言,台南市議員王定宇因向來台的中國統戰人員張銘清嗆聲,發生推擠事件,不僅當地警察局長迅速下台,王定宇也被檢方快速起訴,求刑一年二個月!受過嚴謹司法訓練的檢察官,為何會對一起政治事件採取如此嚴厲的司法手段,實令人不解。首先,張銘清是一個高度政治性爭議人物,他在擔任對台工作發言人期間,屢有對台灣極不友善的惡劣態度與講話,併吞台灣與威脅戰爭的表示,乃人盡皆知,台灣人抗議他,更是天經地義;其次,既然張銘清的身分特殊,邀請他來台的人,本就應協調公權力機構適度維護行程,使抗議及被抗議者,都能在多元民主社會中,各自呈現特色。
後來只因公權力的疏忽,而發生張銘清在推擠中摔倒事件,檢察官竟把司法訓練中最基本的「比例原則」棄置一邊,視王定宇為超級罪犯,而求處重刑!這當然是司法體系的自我墮落,中國當局對台灣存有戰爭威脅,乃國際社會政治顯學,王定宇「呼群保義」有其正當性,縱有擦槍走火事件發生,公權力戒護權責當然遠大於王氏的責任,王氏的「犯罪」嫌疑,更無羅織必要。而另一方面,邱義仁忽然被宣告收押事件,也令人感到司法正義的薄弱,只是透過司法手段,製造政治肅殺而已。前總統陳水扁在當權時代,邱義仁扮演重要角色乃人盡皆知,而這兩人剛愎自用,自以為聰明的種種政治權謀,使本土政權落難甚至中斷,綠營中有識之士早就視為歷史罪人,但這些都是政治議題,並無關司法審判。檢方說邱義仁有貪污機密外交經費五十萬美元的嫌疑,但明眼人都知道此說大有問題,司法入人於罪的疑慮反逐漸蔓延,實令人不敢恭維。
司法政治辦案的風氣一旦形成,台灣的民主價值就蒙上一層陰影。陳雲林來台,馬政府採取全面封殺異議聲音的肅殺手段,更是對民主多元的自我閹割。鐵絲網內的冠蓋滿京華,其風光又有何值得驕傲的?在此之前,馬英九說陳雲林來稱他「先生」即可,而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只是地區的關係,他如此不在意自己的總統尊崇身分,更抹煞台灣是主權國家的地位,彷彿他只是因為時來運轉,七百多萬人投票給他,只是為了幫他找到一個為期四年的高薪工作,民主的價值,在他吊兒郎當的思維中,一夕間從寶石級降為贗品石頭,貶值速度之快,猶如昔日國民黨被共產黨趕到台灣,台灣人被迫四萬換一塊的慘境那般。
六十年來,台灣人不斷重複遭背叛的宿命,兩蔣時代,台灣人「熱烈迎接祖國」的善意,換來二二八、白色恐怖與軍事戒嚴的凌遲對待;李登輝時代,台灣人逐漸恢復當家作主的光榮感,到了陳水扁時代,自信心達到顛峰,但到了第二任時,扁邱體制竟又大傷本土陣營的心靈,遭背叛的感覺一旦蔓延開來,馬英九靠著溫文儒雅的外表,很自然順利接收民主果實|然而才上任不久,馬氏就露出化獨漸統的真面目,在李遠哲「民主失衡」預警之語中,馬氏全不顧人民的感受(民調支持度降至二成),一意孤行大推兩岸買辦要從中獲利的一中政策,這一次台灣人遭背叛的感覺,已經升級到李登輝所說的「叛國」層次了。
也許台灣人必須不斷承受遭背叛的試煉,才能真正成長。但不管如何,這種滋味真的很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