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輸掉本土政權,當然是「陳水扁因素」所造成,呂秀蓮卻說是謝長廷「切割」阿扁所造成,大大違反了普通常識,根本不值一駁。謝長廷在選戰中並沒有「切割」陳水扁,他只是在一月十二日民進黨立委選舉慘敗後,從阿扁手中取回選戰主導權,可惜時間實在太短了,以兩個月的節奏舖陳時間,要去迎戰已舖陳近兩年的馬英九陣營,終於敗下陣來。
然而談到「切割」手法對自己陣營所造成的傷害(有人以唐三藏取經故事,「猴死豬哥也沒命」來隱喻),卻是顯而易見的不團結必敗的簡單道理。「陳水扁因素」中,最嚴重的也是這種粗暴手法所產生的後遺症:阿扁在當權傲慢時,切割了李登輝、切割了台聯,也切割了謝長廷,到最後,把本土政權也切割掉了,讓五百多萬力挺謝長廷的支持者,不分男女老少,只能痛哭掉淚。但陳水扁真是一個鐵石心腸之人,他在選後召見謝長廷時,並沒有怪罪自己來安慰謝長廷、安慰五百多萬支持者、希望謝長廷繼續留下來帶領民進黨與那些支持者、希望謝長廷收回「退出政壇」承諾,以免本土派一蹶不振;相反的,他竟大說風涼話,聲稱敗選辭主席是民進黨的傳統,「像我,就辭了兩次」─多麼諷刺,全世界有機會「辭兩次」的,大概就是阿扁一個人吧。敗選辭主席算什麼「傳統」?林義雄還因為勝選辭去黨主席呢,當時是什麼原因,恐怕只有阿扁與林義雄知道,更到後來,林義雄因不滿阿扁將民進黨當成個人操控工具,憤而退黨。
謝長廷當然也可以學林義雄,選擇「走一條人煙稀少的路」,但那對民進黨是公平的嗎?民進黨又不是某個人的御用組織或工具,它是許多追求民主、本土、獨立的人,所共同付出建立的情感碉堡,對這個唯一本土草根出身的政黨有使命感的人,如果紛紛意氣用事退出了事,最後就是劣幣逐良幣而已。現在的民進黨已是奄奄一息,最需要的是大家的疼惜與鼓勵,以療治被「陳水扁因素」重擊的傷勢,那些喜歡說三道四的媒體,不管是仇視本土派的統派媒體,或是「忽然台獨派」的本土派媒體(香港人嘲諷某些政治騎牆者為「忽然民主派」,民進黨執政時,執政資源也吸引不少往昔袖手旁觀或反台獨,卻一躍而為激進台獨者,因有此謂),都應該好好想想:你們今天所享受的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是這些媒體自己爭取來的嗎?如果不是民進黨在前面披荊斬棘,加上鄭南榕等人的犧牲奉獻,你們今天能夠如此放膽大言嗎?五二○之後,一黨獨大的馬英九高高在上,從此你們「人人心中有一個警總」的日子到來,大概也只能欺負弱小的民進黨,聊以自慰吧?
謝長廷那些五百多萬支持者,此刻也要有心理準備:五二○之後,有關民進黨的新聞,將會大量萎縮,每天頂多只能擠進政治新聞的報屁股,縱使是所謂的本土派媒體,在寒蟬效應下,報老闆為了自家龐大事業體利益,也會開始學習淡忘民進黨、歌頌馬英九,大家所熟悉的媒體,才正要開始「切割」民進黨呢!
李登輝卸任總統後,才開始後悔沒有在權力巔峰時,運用執政能量協助媒體生態平衡;陳水扁在權力巔峰時,同樣聽不進建言,忽視媒體生態失衡的事實,到最後整個媒體生態反噬陳水扁,統媒發起紅衫軍倒扁運動,唯一的本土報則逼他權力下放給該報力捧的閣揆|到最後,連本土政權都在倒扁風潮中失去了,但陳水扁仍有餘力來「柔性逼退」對他始終維持君子風度的謝長廷,夫復何言?
電視新聞中,高雄一位謝支持者,選前和身為馬支持者的朋友打賭,謝若選輸他就跳愛河;賭輸了,謝支持者兌現承諾去跳愛河,事後他說不後悔,因跳下去才知道愛河真的很乾淨,而他的朋友則對著採訪的電視鏡頭說:「我雖然是藍營的支持者,但謝長廷在高雄的政績,仍然是值得肯定的。」五百多萬謝的支持者,看到這一則故事一定又想鼻酸掉淚。然而關於謝長廷的種種努力,以及他曾試圖搶救本土政權的辛酸,在五二○之後,能夠呈現在媒體的機會,恐怕也是微乎其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