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事件 扁政府進退失據
以人道來對待林毅夫,並不意味認同林毅夫背棄台灣的行為,也不是可以將林毅夫的叛逃行為一筆勾消;林毅夫的大中國情結,如果不能有力批判,反而將其當成衣錦還鄉的榜樣,台灣的主體性將消失殆盡。
廿三年前,一九七九年五月六日,一位戍守金門馬山前線的連長,在赴營部開會後返回連部,卻在晚上八點左右失去蹤影,泅水投向中國,自此這位本名為林正誼的連長從此成了在台灣消失的一團謎。
廿三年後,林正誼變成了林毅夫,貴為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當年的連長已成了紅朝的高級經濟幕僚,正以他傳奇式的行徑衝撞台灣社會。而扁政府在這波洶湧紅潮中,差點演出進退失據的劇碼,則是林毅夫事件中最令人憂心的地方。
◆起初偏向人道處理一夕之間翻轉過來
五月廿九日,林毅夫申請回台奔喪經中國時報大篇幅報導,開始引起社會的注意,而之前在同為宜蘭同鄉的民進黨立委的運作下,林毅夫返台案本來可能以人道為由而獲得批准。這從事件曝光後,行政院長游錫?撟鴷~均宣稱政府會做人道考量,而法務部長陳定南更在第一時間表明林毅夫叛逃案的法律追訴時效已過,可知政府確實偏向用人道來做為處理林毅夫回台奔喪案的原則。
不料,在中國時報獨拉獨唱一天後,由於林毅夫當年叛逃,係在國內內戰的大環境中對蔣家政權的背棄,即使林毅夫擁有濃厚的大中國情結,但所認同的卻是共產中國,而非蔣家中國,因此以承襲蔣家正統的泛藍軍,便開始以國民黨的忠孝節義論,強烈批判林毅夫的背叛行徑;而在獨派而言,除少數人囿於人權與黑名單之苦,而同情林毅夫之外,大多數人在媒體逐漸將林的大中國色彩曝光後,也無法接受人道勝於公道的處理方式,於是撻伐之聲不絕於耳。國會、媒體湧現強烈的批判,而民調也顯現民眾對林毅夫當年的叛國行為不以為然,整體有利於林毅夫的輿論,幾乎是在一夕之間翻轉過來。
而這時候政府也警覺到輿論的轉向,態度傾向保守,而原本以人道為主要考量的方案,一變而為人道放行,但法律風險自負,而且以國防部為重砲,開始大力批判林毅夫的行徑。於是,便出現國防部長湯曜明到立法院國防委員會報告「林正誼(林毅夫)事件處理概況」時強調,「忠誠」是軍人必備之武德,將林毅夫事件定調為「不忠、不義」,嚴厲譴責叛逃就是叛逃,身為哪一個國家的人就應該愛那個國家、沒有任何理由背叛這個國家,這是做人基本道理也是軍人天職,更說林毅夫行為「絕對不能原諒」。譴責之餘,更展開追討撫恤金的行動,宣稱要連本帶利討回。
◆並未掌握民意趨向造成嚴重思想混淆
林毅夫事件在林毅夫放棄返台後,暫告一個段落,不過後續效應並未結束,尤其民進黨政府在處理此事時,並未掌握台灣民意趨向,不能扮演台灣主流價值捍衛者的角色,以致步調前後不一,既讓在野抓到攻擊的把柄,更無法強力反擊林毅夫所代表的大中國愚忠心態,對台灣造成一場嚴重的思想混淆。
誠然,人道是民進黨政府的核心價值,但是以人道來對待林毅夫,並不意味認同林毅夫背棄台灣的行為,也不是可以將林毅夫的叛逃行為一筆勾消;尤其,林毅夫的大中國情結,如果不能有力批判,反而將其當成衣錦還鄉的榜樣,台灣的主體性將消失殆盡。
林毅夫是一個國民黨黨國教育下毒害台灣人民的負面教材。當年國內共戰,國民黨據以為正統的,並非民主自由,而是以虛泛的中華民族、中國思想來教化台灣人民。在這種教育下,一般人若無獨立思考能力,一旦對國民黨政權不滿 ,便自以為投身另一個中國共產中國,是民族的必然出路。
林毅夫在叛逃中國後,寫給親人的家書便充滿了這種思想。所以林毅夫滿紙都是「基於對文化、歷史、政治、經濟和軍事的認識,我覺得回歸祖國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最佳的選擇方案。做為一個台灣人,我深愛這塊生我、養我的地方,我願意為它的繁榮幸福奉獻一生的精力,但是做為一個中國人,我覺得台灣除了是台灣人的台灣之外,台灣還應該能對中國的歷史發揮更大的貢獻。」「促使中國早日再度統一,是我輩有志青年無以旁貸的責任。」「我深深地相信,中華民族是有希望的,有前途的,而做為一個中國人,是值得驕傲的,是可以抬頭挺胸昂立於世界之上的。」
◆扁須記取過去教訓龍的傳人投票給誰
林毅夫的大中國思想,現在看起來已是過時,不值一駁,但在當時那種組黨也是叛亂、言論可以入罪的年代,可是「主流思想」呢。林毅夫投筆從戎,也是為了國家,後來叛逃也是為了民族,只是這些國家民族就像法西斯政權愚弄人民的工具,裡面並沒有人民的存在。林毅夫在這種思想教育下成長,再加上當年台灣與美國斷交,龍的傳人一首歌成了人民最好的慰安曲,想當真正的龍的傳人,當然只有投向共產中國了。
就像林毅夫的老婆陳雲英所說,當年那一代的想法是現在無法體會的。或許這真的是一場歷史的悲劇,但是消弭歷史悲劇的方法,並不只是人道,更必須以正確的價值觀批駁錯謬的思想,才能鏟除造成悲劇的根源。
民進黨政府一開始考慮以人道立場讓統派的林毅夫返台,可能有爭取統派選民的策略考量,然而,阿扁似乎忘了當年台北市長連任時,無論他作得多好,泛藍選民都不會將選票投給他。其實何止阿扁,連統派捧之上天的施明德、許信良,統派選民又何嘗投票給他們?在投票行為上,統派絕對是意識型態與族群情結兼顧的,本土政治人物想要爭取特定族群的支持,只是痴心妄想。阿扁豈能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