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主抬頭 中正威權消褪
梁弘樂
2007/05/24 第583期

一九四九年的五月十九日,在中國全面潰敗而逃到台灣的蔣家獨裁政權,對台灣地區發布了「戒嚴令」,台灣的民主從此被囚禁了三十八年之久,至今仍處於精神分裂的狀態。於是,五十八年後的五月十九日,當「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在要取代紀念獨裁者的「中正紀念堂」時,還必須經歷一番「古蹟」與「非古蹟」的無聊爭論。


台灣民主紀念園區所在地舊地名為「營邊段」,過去曾為陸軍總部舊址,一九七五年四月五日蔣介石去世,他的兒子、當時擔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決議撥用國有土地興建「中正紀念堂」,意圖將對蔣介石個人的崇拜拉抬到最高點。


一九八○年四月五日正式對外開放的「中正紀念堂」,基地總面積高達二十五萬平方公尺,整體建築設計以中國傳統帝王建築風格為樣本,建造出一座高七○公尺、仿造北京天壇、坐東向西、遙望中國的突兀藍白建築。


正面的牌樓採「五門六柱十一樓」規格,與古代帝王陵寢前「神路」建築的牌樓相同,是台北市最大的牌樓,牌樓與「中正紀念堂」之間的路徑名為「瞻仰大道」,正面階梯共八十九階,代表蔣介石活了八十九歲,台階中間尚有青天白日圖案的「御路」,在中國傳統建築上,只用於宮殿廟堂是給皇帝走的,也難怪老被台灣民眾戲稱為「中正廟」。


蔣介石那高達六‧三公尺的銅像,就坐在厚重的銅門之後,笑看著台灣人民長期活在他的陰影之下。直到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五日台灣解除戒嚴,「中正廟」寬闊的廣場於是成為台灣民眾抗爭、遊行集合、解散的地點,憨厚打拚的台灣人,為「中正廟」注入了新的意涵。


一九九○年三月二十一日,一株台灣百合在「中正廟」的廣場開花,近六千名來自台灣各縣市的大學生集結在此靜坐抗議,他們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四大訴求。這不但是台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學生抗議行動,同時也讓台灣的民主發展加快了腳步。


具體的野百合塑像早已消逝,但野百合的精神仍在「中正廟」廣場生根、發芽、茁壯。台灣的民主政治,經歷一九九一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國會全面改選、一九九二年廢除刑法一○○條、一九九四年台灣省長與北高市長民選、九六年總統直選,從此進入一個嶄新的紀元。


而「中正廟」廣場,也長期成為藍綠政黨、社團,舉行抗議活動或是遊行集合的熱門地點,它實實在在地見證了台灣民主化發展的共同回憶。與其作為一個僅僅滿足獨裁者帝王心態的廟堂,不如當作彰顯台灣民主發展的紀念館,讓台灣人民共同珍藏台灣得之不易的民主成果。


但擔任台北市長的蔣介石前侍衛長兒子卻將中正紀念堂列為暫定古蹟,試圖維護他們的帝王廟堂。郝龍斌說,雖然在威權時代,民主進展慢了點,但如沒有蔣介石帶著最優秀的公務員到台灣,擋住中國武力犯台,「台灣今天不可能存在」。他也在「台灣民主紀念館」揭碑之後,強行拆除了遮蓋「中正紀念堂」的布幔。


然而,目前正在「台灣民主紀念館」展出的「再見蔣總統」特展,卻展示著白色恐怖時代蔣介石簽署的機密文件,顯示蔣介石的恐怖威權統治。白色恐怖受難者說:「打死幾萬人,這麼多人都寫在這裡,還被當成神在拜,這不是神經錯亂嗎?」


二○○七年五月十九日起,紀念威權獨裁者的「中正紀念堂」搖身一變,成為「台灣民主紀念館」,但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的元凶,仍未被請下神壇;獨裁者的陰影,也仍未散去;民主與威權的戰鬥,還在進行;而台灣的民主,也仍未穩固,還有待台灣人民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