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騰蛟做餅人生 台灣精神標竿
政黨輪替之後首次雙十節,陳水扁總統揭示「台灣精神」,期勉國人不可忘卻立足的根本。在企業界要找「台灣精神」的代表人物,義美食品公司董事長高騰蛟當之無愧。
高騰蛟生於一九二二年,時為日本統治台灣的大正年間。十六歲那一年,還在台灣商工學校〈今台北開南商工〉商科就讀的他,從英年早逝的父親高番王手中接下義美商店。六十多年來,義美從台北市大稻埕太平町〈今台北市延平北路〉一家傳統糕餅店,發展成台灣食品業最知名的品牌之一。
心繫本土 不到中國投資
義美創立初期,創辦人高番王焚膏繼晷,有強烈的出人頭地創業動機,也面臨創業維艱的考驗。高騰蛟繼承之後,與母親及家人一起打拚,度過戰時物資短缺及戰後時局動盪的日子,經過多年努力,終於使義美逐漸茁壯,成為台灣食品業的巨擘。
這樣的過程,有如台灣的先民,胼手胝足,在美麗之島開創基業,後來者接續先人的腳步,一步一腳印,締造台灣從貧窮到富裕,從專制到民主的成功故事,而以「台灣經驗」著稱於世界。
糕餅店是零售小本生意,直接面對來店光顧的客人,必須立即滿足客人各種不同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講求真材實料,因為食品一入顧客之口,品質優劣立判,不能做假。義美以真誠實在為基本經營哲學,源自其創業以來的特色。同時,糕餅店雖利潤不高,但是屬於現金交易,只要老實經營,從三、五塊錢小額累積,也能積少成多,勤儉因而成為義美的另一企業文化標桿。強烈的創業動機、真誠實在地經營及勤儉立業,正是台灣企業最令人稱道的特質,也是台灣精神的一部份,義美即是其具體的實踐者。
在高騰蛟主持之下,義美不但展現本土特質,而且堅持台灣優先。近年於食品業的投資中國熱潮中,義美不願意到對台灣懷有敵意的地方投資。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在即,義美加緊開發具有台灣特色的產品,推出柳丁、西瓜果汁,協助農民因應外來的變局。
重視環保 贊助公益活動
同樣從愛台灣出發,義美特別重視環保。十年前,義美冰棒開風氣之先,除紙盒包裝,不用保麗龍,並且開始落實「我們賣的,我們負責回收」原則,門市部採取「百分之百責任回收行動」,還成立環保基金會推動環保工作。在文化公益方面,義美贊助河洛歌仔戲、西田社布袋戲、原舞者、屏東美和青棒,是企業善盡社會責任的具體發揮。即使在日常運作方面,義美一方面反對核能發電,同時採取汽電共生及夜間儲冰節約能源等措施,其桃園南崁廠是提升能源效率的落實者。
在重視本土化的同時,高騰蛟並未忽略國際化。求學時期奠下的紮實日語基礎,使他的日語造詣較諸一般日本人猶有過之。年近八十,高騰蛟每天仍然閱讀四份日文報紙、看NHK的新聞及新知節目,日文成為他吸收先進資訊的工具,有數百本製做糕餅及相關機器的專門書籍。由於瞭解製造實務並掌握國外最新資訊,高騰蛟對於生產流程、機器特性、產品開發及改良、國內外產品及業界趨勢,都堪稱業界翹楚。
國際化也表現在義美與麥當勞、漢堡王、寶鹼、藍鑽等國際知名食品業者的合作,為其開發生產各種產品,並顯現於義美在越南投資製糖、食品加工及農產原料栽培等利用海外資源的行動。此外,國際化也具體實踐於積極為台灣發聲。
辦英文報紙 闢言論淨土
一九九九年,高騰蛟出任英文台灣新聞(Taiwan News)董事長。這家報紙創辦於一九五一年,原名中國日報(China News) 。從「中國」落實到「台灣」之後,台灣新聞提出「民眾之聲與世界溝通」(voice of the people, bridge to the world)的宗旨,除了做為台灣主要的英文報紙,以平實深入的態度報導國內外新聞,更重要的改變,表現在言論版。高騰蛟擔任董事長的這家報紙,社論除了英文之外,另有日文翻譯及中文摘要,而社論版的其他文章,亦均為台灣各界的專論,構成以英日文發出台灣之聲的特色。此外,這家英文報紙有整版的「觀點」(viewpoint),以中英文呈現,主要內容為深度專訪及對談,為公眾提供深入探討公共議題的園地,堪稱台灣報業之首創,是聳動「台灣媒體」的一塊淨土。從這家報紙為台灣發聲及提供深度討論論壇的特質,亦可以反映高騰蛟的台灣精神。
重養生保健 人生觀進取
高騰蛟最近回顧,把自己的奮鬥稱為「做餅的人生」。為了把餅做得更好吃、更健康,他孜孜矻矻,努力工作,廣於吸收新知,勤於研究開發,講究身體保健,充份利用時間。他每天清晨三時即起,保健、求知、工作,總覺得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夠用,希望一天有四十八小時。他積極進取,掌握今天,也抱持「明天有夢」的人生觀,總相信明天可以比今天更好,明年比今年更可期待。
生長於日本統治時代的台灣一輩,許多人具有信守承諾、尊重禮節、遵守紀律、刻苦耐勞的特質,有人以「日本精神」稱之。從高騰蛟的人生及事業,除了這四個特質,吾人還可以找到樸素實在、積極進取、無懼挑戰及不忘根本的要素。這些人格及行事要項,正足以構成「台灣精神」,也是當今台灣社會最需要的心靈建設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