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下白袍學電腦 洪孔達醫樣是好手
郭麗娟
2006/06/15 第534期
曾經成功完成國內首宗人工受精生產的案例、接生一萬三千多名嬰兒來到人間的洪孔達老醫生,退休後還認真學習電腦,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讓人折服。

台中市知名的婦產科醫師,也是攝影界推崇的老前輩,今年已九十四歲的洪孔達,他的生命經歷,宛如一部台灣近百年婦科醫療的發展縮影,四十三年前他還完成國內首宗人工受精成功生產的案例,近半世紀的醫師生涯共接生一萬三千多名嬰兒來到人間,一九八四年才退休,梅雨霏霏的季節專程到台中拜訪,迎門看到的是洪醫師暖如春陽的親切笑容。


承繼岳父事業  棄眼科攻婦科


洪孔達,一九一二年出生於台南,父親往來於台南和中國廈門做生意,並在台南縣經營小型糖蔀,洪孔達從小就很會唸書,就讀公學校三年級時,因日本政府實施「日台共學」制度,由於他的成績一向優異,便轉學到日人就讀的「小學校」,畢業後考入「台南州立台南第一中學校」(現台南一中)就讀,以全校第一名畢業,獲保送當時台灣最高學府「台灣總督府台北醫學專門學校」就讀,專攻眼科研究。


之所以會轉入婦產科,應該說姻緣天注定吧。熱愛運動的他,在台北醫專時擔任桌球隊隊長,有一年率領桌球校隊到台中比賽,當時在台中開設東周醫院的郭東周,是台北醫專的學長,也是獲得「台北帝國大學」審查通過的第一位醫學博士,基於照顧學弟情誼,郭東周特別設宴款待他們,這一面之緣,彼此留下同校情誼的印象,幾年後在恩師杜聰明介紹下,認識郭東周的女兒郭清肅,兩人定下婚約。


「當時我的太太剛從日本女子大學畢業,岳父郭東周卻因病過世,她的兄長和弟弟都還在就學當中,東周醫院因無人可接續只好暫停營業,為了能接續岳父的婦產科醫院,就選擇專攻婦產科。」一九三九年,進入「台北帝國大學」就是現在的台大醫院婦產科研習醫學,一九四一年攜家眷前往日本「泉橋慈善醫院」擔任「無料助手」(無給助理),在岩田正道教授指導下,實習婦產科兼研究博士論文。


在日本泉橋慈善醫院,他從書本理論正式進入婦產科界,從診療、接生到開刀都一手包辦,每天的生活寫照只能用「無暝無日」來形容;吃住都在醫院,每個月只能回家探望妻兒一、兩次,雖然身心疲累但收穫豐碩。


夜晚燈火管制  開刀搶救胎兒


一九四二年返台,一九四三年五月,他的博士論文正式通過「台北帝國大學」的審查,獲得該校第二十四號博士學位證書,同年返回台中,接下岳父所開設的「東周醫院」。


洪孔達表示,從事婦產科的工作相當不容易,每當產婦難產時,醫生就要徹夜守候或進行手術處理,日治時期,台灣的婦產科醫師並不多,再加上交通不便,日本政府也允許「助產士」存在,就是所謂的「產婆」,台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就訓練出相當多優秀的助產士。


回想一九四四年,緊急搶救一位懷「葡萄鬼胎」(胎兒因胎盤過度發展,將原有的胚胎取代,形成無生命的葡萄胎)的婦女,讓他印象深刻,他從台中坐人力車趕到豐原社口,發現這位婦女出血過多必須立刻手術,不巧的是,一九四四年時,台灣經常遭受美軍空襲轟炸,全台一到夜晚就實施燈火管制,電燈必須全部熄滅以防敵軍來襲,為了配合政策,洪孔達只好將門窗全面封閉,並在玻璃上貼黑布,在微弱的燈光下進行手術,由於正值盛夏,在密閉的空間裡汗如雨下,好不容易才救回婦女一命。這名婦女剛懷孕,丈夫就被徵調到南洋當兵,終戰後丈夫返台,還特地登門道謝。


建醫院遇通膨  總金額逾三億


戰後初期,當時醫師看診多用日語和台語與民眾溝通,一九四六年,許多醫師認為有必要學習國語,洪孔達就透過關係,安排舉辦「國語講習班」,由醫師公會出面邀請部隊駐在台中的麥穗歧先生來教國語。


講習班為期三個月,學生都覺得信心滿滿,「沒想到回去後一開口人家還是聽不懂,」洪孔達笑說:「後來才發覺原來麥老師是廣東人,大家學的是廣東國語。」為了補救,只好再透過關係,請來一位北京姑娘來教「正港國語」。


他的妻舅學成返台後,他將東周醫院交還妻舅經營,一九四八年自己創業,位於台中市三民路樓高三層的「洪婦產科」,是台中知名的婦科醫院,也是當時三民路上最高的建築物,天氣晴朗時,從三樓就可遠眺玉山主峰。


但是他在一九四八年向銀行及親友借錢興建這間醫院時,發生通貨膨脹現象,每日的利息收到一厘七、八,借一百元一個月的利息就要五十幾元,總體物價一年之內漲了十一倍多,台灣銀行在當年發行一萬元及十萬元的紙鈔,最後鈔票發行無法因應物價上漲速度,乾脆以「台灣銀行支票」來代替紙鈔使用,發行面額最高達一百萬。


在通貨膨脹、物價飛漲的時候,他一共花了三億多元的舊台幣興建醫院,「剛開始還錢時,必須帶好幾布袋的錢到銀行繳納。」一九四九年六月,國府實施幣制改革,四萬元舊台幣只能兌換一元新台幣,才穩住台灣的經濟。一九四九年年底他的醫院終於完工。


人工受精成功  求男丁紛求助


在他的行醫生涯中,也首開數項婦科醫療紀錄:一九五九年從日本進口全台灣第一台保溫箱,一九六○年首度啟用保溫箱,迎接僅一千三百公克的早產兒,以當時的醫學科技算是相當小的存活早產兒;一九六三年完成首宗人工受精成功產下男嬰的案例;一九六八年曾診療過沒有手腳的畸形兒(無肢兒),雖然僅存活幾天,仍屬相當罕見的病例;還接生過三次活體三胞胎的紀錄。


一九六○年代,台灣社會相當重男輕女,他看書研究完成國內首宗「人工受精」,讓不孕婦女生下男嬰的新聞相當受矚目,許多求子心切的人紛紛找他做人工受精,希望一舉得男,延續香火。但是洪孔達強調,當時的人工受精技術,如果成功,只能保證會生小孩,並不保證一定生男。


談到國人堅持「生男丁」的勇氣和決心,真是讓人嘆為觀止,洪孔達就有一位病患,在長輩的壓力下,連續生了十二個女兒,直到第十三個才終於如願生到兒子,看著產婦連續生下女兒時因失望而痛哭的情景,看在醫生眼裡,雖然不捨也無能為力。


因為除了家中長輩「傳宗接代」的壓力外,在重男輕女的觀念下,即使好不容易生了個兒子,有些丈夫也會以一個太少為藉口,在外面另築香巢,讓糟糠妻啞口認命,加上終戰後,國府為了實現「反攻大陸」的夢想,鼓勵國人要「增產報國」,當時民眾只要生產十個小孩,還會受到政府表揚,讓婦女面臨更加沉重的生育責任和壓力。


年紀大沒體力  退休後不看診


洪孔達表示:「做婦產科醫生真的是無暝無日。」一般來說,婦女生產常常是在夜晚,有時分娩時間較長,醫生必須陪著家屬徹夜守候,經常從深夜等到天亮,產婦生產完了可以休息,醫生白天還是要照常看診,一旦助產士通報發生難產情況時,醫生必須立刻趕往出診,在當時救護車還不普及,有時三更半夜摸黑趕往鄉間,辛苦不言可喻。


喜歡攝影的洪孔達,拍下一九六二年,他和診所裡的何天從醫生帶著湯碧霞護士,在颱風剛離境的夜裡從台中趕往太平頭汴坑一帶出診,途中跋山涉水,歷盡辛苦才抵達產婦家中,順利接生。


一九八四年,在兒女的祝福下,七十三歲的他宣布退休,許多病患仍堅持到醫院讓他診療,但是洪孔達堅持原則,一一為他們介紹新醫生,「做婦產科醫生最重要的就是體力,根據我的經驗,婦女生產常常在夜晚,只要患者上門,醫生一定以人命為主,哪有時間想睡覺、休息,所以年紀大了,實在沒有體力負荷這麼沉重的勞累生活。」


脫下醫師袍,他繼續從事喜愛的攝影,面對資訊化時代來臨,他也認真學習電腦,二○○三年在台中新民高中舉辦的人文藝術系列電腦資訊研習結業式,當場發了一封「伊媚兒」給遠在美國的兒孫,展示學習成果,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讓人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