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湘玲 用勞動度假蓋友善屋
有人暫停手邊的工作,有人攜兒帶女,一起用沾滿泥巴木屑的雙手,合力為當地的原住民朋友蓋了一棟親切又環保的木頭房子。
一個月期間,近兩百人,在南投潭南九二一地震災區,用沾滿泥巴木屑的雙手,合力為當地的原住民朋友蓋了一棟親切又環保的木頭房子。
這不只是一棟有形的房子,它同時也在每位參與造屋的志工心中,建立了一座承載著希望與夢想的無形房舍,更在所有參與者心中,進行了一趟豐富的人與自己、人與人、人與環境的深刻對話。
旅居德國 道地台灣人
二○○三年三月,一封e-Mail募集了一百多名來自四面八方互不相識的志工,一起到九二一災區為南投縣信義鄉潭南村布農族卡社部落在震災中房屋全倒的獨居老人蓋房子。他們稱這場無法複製的獨特旅程為「勞動度假」(working holiday),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度假方式,他們不能輕鬆度假,卻要流大量汗水、磨粗雙手、學會黏土建屋。
發起這次活動的人是旅居德國的胡湘玲博士,她大學唸的是清大中文,再進入清大歷史系科技史組深造,一九九四年赴德國Bielefeld大學攻讀科技社會學研究所,一九九九年取得博士,其後順利任職於魯爾波鴻大學東亞研究學院「跨文化生物科技倫理整合型計畫」。然而,她的人生總伴隨了隱約的「不滿」,她表示,一路走來總是順從著身邊親朋好友的建議,直到一九九三年前後,她參與了反核運動最旺盛的歷程,催化了日後投注研究環境議題的伏筆。一九九五年出版《核工專家VS.反核專家》,呈現在核四這個具高科技議題、專家決定等屬性的公共政策裡,實證客觀之於服務政治化的對決形貌。一路走來,她找到了真正觸動她的議題︱環境生態,對人的生活品質的關心也催化了這次的協力造屋活動。
心繫災區 上網徵志工
二○○二年,胡湘玲從網路上看到一篇篇來自故鄉台灣的九二一災區報導,遠在異國的她,因為對家的繫念,讓她在網路上寫下一個從一九九一年開始,德國朋友在每年夏天捐出三個星期前往白俄,以勞動度假的心情與車諾比核災災民一起就地取材,團體互助,用未經專業訓練的雙手,協力蓋房子的故事。
這個發生在德國的真實故事,讓她在德國室溫低至零下十二度的家中,動起複製在家鄉台灣的念頭,於是她動手寫下招募志工的信,信中這樣寫著:「......如果你過膩了在鋼筋水泥都市森林下討的生活。如果你想嘗試什麼是結合生態與生活的健康居住。......如果你得鎮日困守書桌、辦公桌、電腦桌,憧憬貼近陽光與流著汗水的工作,欣羨頭一沾枕便能呼呼大睡的幸福,也期待證明自己還具有勤用四體的創造本能。......是的是的!你就是我們要找的人。我們要一起用泥巴蓋房子。」
信就這樣發了出去,在看不清未來的沮喪中,胡湘玲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卻收到了上千封的回信,「我就是你要找的人」這樣的熱情回應,一掃起初不知人在哪?堛漣C迷。原本只需要十五到二十位朋友參與的計劃,收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廣泛回應,在報名人數眾多的情況下,一百多名參與的志工分成四個梯次,一個梯次工作時間一星期的情況下,接續著完成了這個夢想中的造屋行動。
實踐助人 對家有新解
召募活動步上軌道之後,如何面對這群跨越性別、年齡、教育、階層、職業與地域差異的志工,是工作團隊面臨的一大難題。胡湘玲說,這些志工在不同生活領域中,各自擁有一片天,卻主動地把差異拿掉,把自我放在一邊,並且各自獲得不同的體會與收穫,令她十分感動。例如報名之後才發現已經懷有身孕的準媽媽黃金鳳,在擔心能否負荷的同時,卻也在夥伴的幫助下,順利的在潭南進行了一週的工作,她稱這山上的一週是「最好的胎教」。又如來自台南的檢察官陳誌銘,在參與了這次的活動之後,返鄉大興土木的在前院弄土種樹,開始培養和房子的感情,他說花開了,人和人的關係也拉近了,重新認識了一些老鄰居,開始和老家社區產生了真正的情感聯繫。每個參與的志工都在這次的行動中找到自己對家的全新定義。
胡湘玲稱這次的行動是「一場大家的脫軌演出」,有人暫停手邊的工作,有人攜兒帶女,從台灣各地,從日本,從美國,從德國,有公司主管,有大學教師,有家庭主婦,有藝術家,有剛出校門的社會新鮮人,有大人,也有小孩,一起用沾滿泥巴木屑的雙手,合力為當地的原住民朋友蓋了一棟親切又環保的木頭房子。
互信互助 大家一起來
初到潭南時,當地的村民還不知有這樣一個造屋行動,在地方長老的訝異及微微抱怨「為什麼不早說」下,胡湘玲和工作夥伴等一群突然進駐的叨擾者帶著不速之客的心虛忐忑下,開始一一拜訪,一一解釋,在擇定辛老先生的家為重建的目的地時,也有許多當地居民質疑,「為什麼蓋給他啊?我們村子裡還有很多人也要幫助耶!」最終村民還是諒解地接受了這次行動,並且給予最大的協助。她說,司阿姨、甘媽媽,與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松英雄,為志工開放自己家裡的浴室廁所,忍耐外地人從早到晚的叨擾。幸村長、谷明順長老與白健林長老,時時在生活上關心志工的需要,潭南國小校長陳茂德更以學校不應置身社區生活之外的理念,提供場地的援助。潭南的大朋友在工地加入布農族傳統石板短牆的打造,潭南的小朋友在上學與放學途中,為工地帶來美好的布農之歌。潭南村民時時送來自己耕種收成的龍鬚菜與小白菜,都為志工們的飯菜拌入濃濃的愛與溫暖。她說,志工朋友與潭南村民,不僅在潭南蓋起一棟屋子,也蓋起互信互助的友誼。所以,這棟黏土木架屋是一座「友善的房子」。
潭南的經驗讓她的心更踏實的生根了,蓋友善的房子的活動會持續下去,因為這是她「找家」的過程。明年三月,胡湘玲即將到蘭嶼為當地一個團體蓋一間具有醫療功能的工作屋,跨海造屋的工程更為繁複,也有著更多的未知,但是她並不怕。
最後,胡湘玲篤定地說:「以前回返德國台灣,總有一種模糊的不舒服感,經過這些與人相處的深刻磨練,無論造屋的成果如何,形成了一個可以想念的東西在那裡,不會跑掉,就安心了。」這次的行動讓她找回了家的真實感覺,也開啟了我們對家的全新思考空間。
胡湘玲小檔案
汗得學社(HAND e.V.)負責人,現任職德國魯爾波鴻大學東亞研究學院「跨文化生物科技倫理整合型計畫」。 二○○三年三月,募集義工前往位於九二一震災區的潭南展開協力造屋計劃。著有《到天涯的盡頭蓋房子》、《不只是蓋房子-玩泥巴拌木屑的汗水假期》。 ◎協力造屋 最可貴的互助 胡湘玲說,農村城市化後,各種機器的發明取代了「互助」的模式,漸漸的,這美麗的互動被人們遺忘了,經歷一場大規模的協力造屋之後,我們看見了台灣的希望,潭南這個原住民小部落,在志工們的力氣與汗水中重新建立起來。經過了文明科技的洗禮,繞行了一大段路之後,我們重新記憶並懷念那個雙手萬能的、什麼東西都自己動手做的時代。古早台灣那可貴的「換工」精神,我們以「自助人助」重新定義它,並戮力發揚今天你幫我蓋倉庫,明天我幫你修水塔的「互助」精神,重新凝聚台灣的生命力,打造台灣新希望。因此,她把協力造屋定義為「DIO」是Do It Ourselves,而非時下流行的「DIY」,因為協力造屋 的意義,在於「唯有自助,才有人助」,是協力而不是自力,因為沒有人知道下一次的災難可能在什麼時候、在哪裡發生。也沒有人能夠確切計算,屬於自己個人的災難,是不是可能在生命的哪一個階段出現。這個問題的存在,在於我們有能力、有信心,承認自己的不足,承認我們需要朋友。(秦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