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大鼓 登玉山 九天民俗技藝團挑戰極限
談到這一次「九天」背鼓登玉山計畫,許振榮說,他的出發點只是希望團員們站在台灣第一高峰時,能了解自然的神秘偉大和個人的渺小,進而懂得謙卑的道理。
台中縣大雅鄉的九天民俗技藝團決定要背大鼓攀登玉山,有人難免要問:他們這麼做是所為何來?其實對「九天」的成員來說,背大鼓登玉山就和他們每天嚴格的訓練一樣,都是為了要挑戰自己,激勵自己向更高更遠的目標攀登,不要侷限於目前。
團員多為中輟生 陣頭變民俗藝團
九天民俗技藝團成立於一九九五年,原本是九天靈修院的陣頭,屬於傳統道教廟宇的陣頭組織,團長許振榮也是九天靈修院的住持,成員則多為當地的年輕人。在團長許振榮的帶領和全體團員摸索下,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現在已經蛻變成為以擊鼓技藝為主軸,配合擊鼓者肢體的表演,以展現宗教戲碼的演藝團體,並在二○○二年被台中縣政府選為優良演藝團體,多次應邀出國表演。
說到「九天」的成長經過,「九天」的行政總監許玉宜表示,道教的廟宇通常都有陣頭,也都能吸引著好動的年輕人的加入,尤其那些在學業上中輟的年輕人更會想在其中得到另一種發洩,九天靈修院當然也有自己的陣頭,一開始和一般的廟宇陣頭沒什麼不同,但住持許振榮因為本身對傳統民俗技藝的熱愛,認為何不將現有陣頭的這些年輕人加以進一步的訓練,將陣頭提升到民俗技藝表演團體的層次?於是「九天」就在這樣的想法下成立了。
做為一個民俗技藝的表演團體,九天的二十多位團員,每天最重要的工作,當然就是各項表演的訓練課程,從基礎的體能鍛鍊,到擊鼓練習,到表演身段的揣摩,以至於各種戲碼的排練,幾乎佔據了每天的大部份時間。然而團長許振榮認為,做為「九天」的成員,除了要學習各種表演技藝之外,更要學習的是生活的知識,以及如何面對生活的正確態度,所以他嚴格地要求自己修身養性,努力做到修道者應有的克己生活,再以自己做為成員的樣板,要求團員們努力去改變屬於年輕人的血氣和暴戾之氣。
表演日漸受肯定 國外打出知名度
「九天」的二十多位團員,一律都住在團裡,每天一起生活、一起練習,情同手足。許玉宜說,由於團員多屬於學業中輟生,為了彌補他們在知識及精神上的缺憾,團裡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安排大學院校的教授,來對團員做精神輔導;此外,為了進一步提升他們的視野和表演層次,團裡都會不定期地邀請各種的民俗學者或民俗技藝專家,來替團員們上課,讓他們除了熟悉自己的表演之外,也經由這些民俗學者和技藝專家的教導,能夠看到更多珍貴的東西,激發他們更開闊的心胸。
「九天」從寺廟陣頭蛻變成民俗表演團體之後,從一九九七年起,開始做公開的表演。起步總是艱難的,前幾年的時間,「九天」只能在較小型的場合,如社區的活動、廟會等做演出,以賺取微薄的收入;然而努力總是會有成果的,隨著演出的增多,「九天」的名聲也在中部逐漸傳開,而他們有別於一般陣頭的表演方式,也漸漸受到肯定。
二○○二年可以說是使得「九天」能夠走出去的關鍵性的一年。就在二○○二年,「九天」得到台中縣政府評選為優良演藝團體,有了官方的肯定,國內各方的表演邀約也隨之而來,並進而登上國際舞台,應邀出國演出。在二○○二年,「九天」應邀到加拿大,先是在溫哥華的台灣文化節中表演,接著又在加國的「國際原住民文化節」中演出,令觀賞者對台灣的傳統民俗技藝留下深刻的印象。去年該團再度應邀赴加拿大表演,今年初則是到香港參加「香港新春嘉年華」的演出。
苦行環島一個月 希望為台灣祈福
「九天」除了精采的擊鼓表演之外,還保持著一項苦行紀錄:連續八年來,每年都要用一個月的時間,由團員背著團裡的表演行頭,以一個月的時間,徒步繞行台灣島一周。
許玉宜說,「九天」利用每年七月俗稱鬼月的這段時間,團員全體繞行台灣一周苦行,主要目的是為了替台灣祈福,祈求台灣能夠永遠國泰民安,永遠和平幸福;而對「九天」的團員來說,這一個月的環島苦行,則是對自己體力和心智的磨練,經過這樣的磨練,團員可以變得更堅強,更能夠接受各種艱難的挑戰,不會輕易地被逆境所擊倒。
談到這一次「九天」背鼓登玉山的計畫,許振榮說,其實他的出發點很簡單,就是希望經由這一趟攀登玉山的過程,讓所有的團員都能了解到,成功絕不是偶然的這個道理,進而體會出,要成功總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行;更要強調的是背著四十公斤重的鼓而登山的過程,藉由整個過程,讓團員們站在台灣第一高峰之上,能了解自然的神秘偉大和個人的渺小、不足道,進而懂得謙卑的道理;如果能將整個過程中所得到的體會,更進一步融入以後的表演中,則對整個團的表演的幫助,將是難以形容的。
背鼓登山有變數 期待能順利放行
「九天」這一次背鼓登玉山的計畫,由一開始受到台中縣政府的支持、能夠成行的滿心期待,到現在演變成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保育和安全等理由撤銷他們的入山許可,團員們的心情,不免從充滿期待而跌入錯愕和失望之中。六月十四日是否能夠成行,他們仍然抱著最後的一絲希望向玉管處爭取,期待好消息能夠及時到來。不過,就像團長許振榮所說的,這一次的背鼓登玉山的計畫,不論是否能夠成行,在整個的過程中,他們也學習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