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高架或地下 適切性才是重點
李丹妮
2008/09/25 第653期
鐵路高架或地下化各有利弊,但不管是地下或高架,不管是世界潮流或是個人主張,「適切性」才應該是最核心的價值。

施工整整十年的「南港專案」終於完成,台北市松山至南港段的地下化鐵路以及台鐵南港、松山兩個新車站,在九月二十一日正式啟用,虎林街至汐止民權路等地的七處地面平交道也一併消除,未來台北市區的平面平交道全部走入歷史。未來台鐵的各地區段鐵路,地下化是否為最佳選擇?高架設計又有何優缺點?將是台鐵未來推動地下化工程前的重要評估。


地下化  公路交通獲改善


九月二十日深夜,台鐵一○七四次花蓮開往樹林的太魯閣號,緩緩通過虎林街平交道,這一列車駛離松山站後,台鐵接著封鎖鐵道進行切換,台北市最後一段平面鐵道走入歷史。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局長許俊逸表示,松山鐵路地下化後,不只消除台北市剩餘的七處平交道,市區交通最繁忙的七堵到板橋間路段,將因為沒有平交道而更順暢。許俊逸指出,平交道減少除了改善交通外,估計每年可節省的旅行時間效益,達新台幣十八億餘元,同時還可減少車輛怠速時所造成的耗油成本。


南港專案打通松山路和中坡北路,使得五分埔、饒河街夜市和慈祐宮一帶道路全部打通,並且計畫透過BOT,由民間投資約二十八億元,將松山車站開發成為立體停車場及多目標使用大樓。許俊逸表示,未來南港站會比現在的台北車站還大,將有台鐵、高鐵和捷運三鐵共構,進而發展成為東區交通中心,預估能分擔台北站約二○%的旅客,疏解台北站的壓力。


台鐵局副局長張應輝則表示,台鐵北部路段相當繁忙,其中又以松山到南港間的列車密度最高,在完成地下化工程後,台北市區的公路交通,可望先行改善;鐵路方面則因為容量已飽和,要等到七堵到南港間增設第三軌,並在二○一一年完工後,才能增加班次。


高架化  中縣市民意反彈


台灣地狹人稠,鐵路占地隨著台灣人口密度越來越高、地價越來越貴,也逐漸開始擠壓到都會用地。因此,台灣西部各都市,地下化或高架化的鐵路工程不勝枚舉。以台灣地理情況而言,究竟適合地下化或高架化,各地地理狀況不盡相同,事前的勘驗以及研究,將考驗台鐵「老到」的鐵路經驗,也考驗中央的魄力。


總統馬英九日前宣示,將盡快推動中南部都會區鐵路地下化或高架化,交通部隨即也決定立即推動台中捷運及鐵路高架化。不過據了解,「台中都會區鐵路高架捷運化計畫」,在二○○六年二月就已由行政院核定,但卻因台中縣市地方民意均強烈建議採地下化方式,計畫因此延宕至今。


台中市的鐵路到底要採高架或者地下化,爭議一直不斷。今年八月十三日,台中市議會召開的第十六屆第十二次臨時會中,府會已達成共識,決議台中鐵路採高架化方式處理,台中市政府並於八月二十七日函文交通部,交通部決定台中鐵路確定採高架方式興建。


但此項決議卻引來國民黨籍立委黃義交強烈反彈,表示中央應全力支持台中鐵路地下化,黃義交甚至撂下重話說:「這是馬總統競選時的承諾,如果交通部無法執行,會建議中央撤換部長。」黃義交表示,台中市議會決議鐵路採高架化進行,主因是交通部提供評估報告未盡完善。


黃義交強調,曾請教過工程專家,台中市地質較台北、高雄都適合採鐵路地下化,且工程不困難,評估施工期只要三年,和高架化時程差不多,且基於鐵路地下化是世界潮流,他堅持政府台中市鐵路地下化的支票不能跳票。立委盧秀燕也表示,對於地方議會已做成決議,表示遺憾,盧秀燕認為,這是地方被迫接受高架化,希望中央政策能夠轉變。


對此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旗則表示,市府尊重市議會有關高架化的決議,但是如果在不需地方另外支付配合款,且工期不延長狀況下,對鐵路地下化,市政府仍樂觀其成,會全力配合。


適切性  才是核心的價值


其實,對於民眾而言,為了都市發展發展鐵路地下化或高架工程,多數民眾都樂觀支持,唯一有差別的,大概就是地下化以後,搭車時窗外伴隨的只有隧道「壁景」,而採高架方式,則較能欣賞沿途風景。


資深軌道運輸學者表示,高架橋或地下化是各有利弊,不一定哪一個就一定比較好,還要看工程施作地區的地質、平面交通等特性,再加以評估,例如:地下化具有較不占地、較無噪音污染、有效降低平交道肇事等優點,但台灣土質鬆軟、有地層下陷隱憂的地區,則較不適合;高架部分除了不占地、沿途可欣賞風景之外,由於高架橋比較容易受到外界人事物的干擾,營運安全的把關相當重要;還有高架橋在都會區,比較容易產生噪音等等缺點。因此,不論是地下或高架,不管是世界潮流或是個人主張,「適切性」才是最核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