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龍強力推動 網路分級制露曙光
新聞局不同於以往的大動作,特別重視兒童接受媒體訊息的權益,十二月起將實施「出版品分級制」以及「視聽錄影帶分級」兩項關懷兒童及少年成長的保護政策。
許台灣天使一個乾淨、益智媒體天空
行政院新聞局所舉辦的「二○○四台灣廣播電視博覽會」於十一月二十日正式展開,新聞局以「優良廣播兒童節目暨少年節目頒獎活動」、「台北電視節」、「廣播電視金鐘獎」及「國際數位電視高峰論壇暨研討會」等活動,一一揭開序幕,讓十一月下旬的天空很「廣電」。
這一次的廣播電視博覽會,新聞局特別將兒童及青少年接受媒體訊息的權益的活動包裹處理,包括獎勵優良兒童廣播節目、網路分級、出版品分級、錄影帶分級、國片扎根計畫亦即電視公益和教育性質頻道專區。現代媒體深入家庭,兒童接受媒體訊息的權益日漸受到重視,兒童及青少年作為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在人格發展上應獲得完全的、安全的、和諧的成長,因此,給孩童一個潔靜的媒體空間是新聞局長林佳龍上任後極力推動的政策。
林佳龍最近的口頭禪,如推廣數位廣電政策「你數位了嗎?」外,「分級保護做得好,閱讀欣賞沒煩惱」也是林佳龍琅琅上口的順口溜,已育有一對兒女的他,站在父母親的立場,總是希望盡自己的力量,為自己的小孩做些什麼,而他也相當能體認父母親的職責,不願意讓孩子在成長學習的階段,接受不當的訊息,就如同新聞局所拍攝出版品分級廣告的台詞「每個孩子都是你我心目中的天使,讓天使永遠是天使」。
林佳龍回顧自己的成長過程,在早年的社會環境影響下,大部分的家長沒有花太多時間陪伴小孩子成長,而成長的過程中,思慮也較不活躍。反觀現在的小孩子,父母親願意花時間陪同小孩一起成長,甚至會研選適合兒童學習、閱讀的教材,現在的小孩幸福很多。但是也因為社會環境變化快速,媒體資訊大量的普及,吸引小孩子的內容太多了,小孩子無法分辨,造成許多兒童接觸到不良資訊,導致身心受到傷害。
媒體時代所有的傳播資訊直接進入家庭,小孩在傳播媒體的影響下,影音、圖文的刺激,亦造成孩童過於早熟,失去應有的童年,林佳龍強調,資訊混雜,不分階級,影響孩子的成長權益,過去兒童及青少年的權益容易被忽視,但這是現階段很重要的課題。
除了在影音、圖文資訊做分級制度外,電腦網路充斥著色情與暴力內容已到防不勝防的地步,新聞局也將符合時代潮流成立「網路分級基金會」,後續將研發管制軟體,透過內容過濾或身分認證機制,防止兒童或少年接取不良資訊。林佳龍強調,網路分級的課題一直是許多家長關心的議題,然而政府單位不可能越過家長去限制孩童,因此,家長的支持是讓分級工作持續下去的一環,也是成敗重要的關鍵。家長除了必須了解分級制度的內容外,還必須將家中的電腦作設定,才能真正發揮成效。
此外,新聞局也積極推動國片影像教育扎根的活動,希望從小朋友做起,學習認識國片、欣賞國片。電影不僅是一種休閒活動,也是國家文化的表徵,透過教育扎根的活動,提升學童們對影像鑑賞能力,並讓台灣躋身文化創意的電影大國。
就世界電影版圖而言,台灣以平均年產二十部左右的極小片量,卻能以小搏大,在國際影展中連連獲獎,但是國內的票房市場始終不理想,固然與影片的屬性與行銷手法息息相關,但另一項重要的因素,則是台灣觀眾已養成了看好萊塢電影的習慣,對於國片的「鏡頭美學」與「內在意涵」,反而因較少接觸而感到疏離;因此,如何引導民眾看懂國片、欣賞國片,就成為刻不容緩的影像扎根工作,而扎根必須從小孩子培養起欣賞國片的習慣。
在這一系的活動中,包括對影像教學有興趣的國小老師及大專院校電影社團設計的「影癡集中營」,由學者專家擔任講師,使參加者在短期之內獲得扎實的基礎訓練,日後成為國片人口倍增的種子教師;以及以中學生為主要參加對象的「電影上青」,透過三天兩夜的電影研習活動,由導演級老師們引導青少年看電影、玩電影、拍電影;另外特別為國小學童量身打造「小朋友‧大銀幕」活動,透過輕鬆活潑的課程安排,啟發他們對電影的興趣。林佳龍說,新聞局未來會與教育部合作籌組「教育扎根選片委員會」,每年選出六到十部國、內外好片,在各國中、小學播放,經由影片的賞析與討論,讓學子懂得看影片。
除了出版、網路及電影三類媒體外,許多家長更關心的是兒童及青少年們接觸最多的電視。事實上,針對電視節目,新聞局早在一九九九年就已訂有「電視節目分級處理辦法」,但近來很多頻道為了收視率,競相播出「煽色腥」的節目或新聞。另外,目前新聞局也積極推動電視頻道的重整工作,已與系統業者溝通取得共識,將前二十五個頻道列為適合闔家觀賞的頻道,屬於公益、知識性、文教性的節目,沒有血腥暴力、沒有購物台、沒有談話性節目、也沒有譁眾取寵的內容,期望能還給兒童及青少年一個乾淨的收視環境。
根據新聞局多年來的委託研究,大多數民眾對有線電視頻道內容和頻道規劃並不滿意,包括節目內容過多羶色腥節目及報導、不良節目頻道充斥及購物頻道過多,民眾重視公益頻道及地方自製頻道。林佳龍表示,改革不是說了就會實踐,除了整體完善規劃,還必須充分溝通、具體落實。他希望這一措施在取得共識後,能在明年實施。
在新聞局規劃裡,將有線電視第二至二十五頻道為公益頻段,其中二至十七頻道為必載及公益頻道,包括節目總表、公用頻道、五家無線台、華視教育台、客家電視、原住民語頻道及公益頻道,所謂公共公益頻道必須具備以下條件,有助營造英語環境,促進國際交流、無商業廣告、發揚本土文化、符合地方需求的優質自製頻道等。規劃目的包括維護兒童、婦女及弱勢團體良好收視環境;滿足社會需求;因應國際化潮流,配合營造英語環境政策;發揮有線電視系統地方媒體特色與公益功能;鼓勵公眾親近媒體使用權;鼓勵有線電視依民眾喜好,選擇頻道以及區塊編排。
十八至二十五頻道為適合闔家觀賞頻道,此頻段不得有購物頻道和限制級頻道,建議系統應規劃為知識性、兒童性及適合闔家觀賞的優質頻道,像是discovery、卡通頻道等。一旦頻道能統整後,家長不需擔心轉台時,轉到不適合兒童觀賞的節目,林佳龍表示,這是一個初步的概念,未來則希望透過數位化的發展,提供優質的節目讓大眾收看。林佳龍指出,有線電視頻道將作區塊化整合,除第二至二十五頻道區塊不得有購物頻道,購物頻道宜置於區塊和區塊之間,或者同一區塊之內;第二十六頻道之後則應依節目屬性進行區塊規劃,以利民眾收視,類似於新聞性節目、體育性節目等各分屬於不同區塊,同性質宜規劃在同一類中。
林佳龍未來希望透過新聞局所舉辦的活動,一方面改善電視廣播的經營環境,建立一個競爭秩序,讓大家有適當的利潤,又有經費願意投入製作優質的節目;另一方面,加強取締劣質的節目,像賣藥、色情等不當的廣告,輔導贊助優質節目;最好以獎勵的方式,鼓勵製作優良電視廣播兒童、青少年節目、出版品,知識性網路平台。
許台灣民眾一個 更好聽、更好看的媒體服務
台灣電子媒體發展,從寡占封閉到陸續開放,從黑白到彩色影像,從僅有的三個無線頻道到百餘個頻道互相爭鳴,媒體產業在近十年來,發展蓬勃。除了五家無線電視台及一百七十三家廣播電台外,還有領先世界各國,普及率高達八成以上的有線電視、多到一百二十五個衛星電視頻道,以及數量遠超過美、日各國的八個新聞專業頻道,百家爭鳴的結果,卻未形成自由多元的意見市場,反而是政治勢力透過商業機制的運作,以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論,加深社會的不安。
新聞局在林佳龍上任後,隨即面臨了廣播頻率分配不均、電視節目內容膚淺低俗等媒體過度政治化及商業化的問題,同時也需迎接因數位科技匯流所造成重大媒體型態變革的挑戰。為此,林佳龍亟思規劃一套媒體管理的新制度,來建立健全的媒體發展環境。雖然問題沉?膉w久,法令的限制、利益的傾軋、時間的壓力,以及欠缺配套措施,使得政策的推動困難重重,不一定成功,但卻不得不做。他認為廣播電視環境的改革應該循序漸進,有計畫地分階段提出具體建議,並付諸實行。林佳龍將媒體改革的第一階段任務放在「推動形成無線電視公共化集團」、「建立具競爭力的數位無線電視平臺」及「重整廣播頻譜並將部分國營電台公共化」上,從促進台灣整體媒體環境利益的觀點著眼,跳脫政治意識型態的束縛和商業利益的糾葛,期望規劃出可長可久的優質媒體發展環境,成就讓台灣媒體向上提昇的動力。
廣播電視深入家庭,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資料顯示,二○○三年包含影音、出版、音樂等的媒體產業產值為一千零五十一‧六三億,其中廣播電視產業即以五百零四‧一一億佔一半以上,顯示廣播電視產業的活躍性,更明顯地看出,廣播電視媒體在大眾的生活中佔有無可取代的地位。
數位科技的發展是無可抵擋的趨勢,數位電視產業更將成為未來諸多產業發展的主軸。林佳龍深悉數位發展商機無限,瞭解進入市場的時間愈早,參與的幅度愈廣,產業成功發展的機會就愈大。為了協助我國相關產業在數位市場中搶得先機,林佳龍為我國數位電視的發展規劃了深具遠景的藍圖,以數位電視導入時程及相關配套獎勵措施,全力扶持我國數位電視產業發展,更以二○一○年全面數位化為實踐目標,企圖將我國推向世界財富金字塔的頂端。